科大訊飛教育事業群副總裁 王卓
芥末堆11月27日訊 昨日,在主題為“教學相長,學以促用”的2019年GET教育科技大會上,科大訊飛教育事業群副總裁王卓發表了題為《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發展》的演講。
王卓分享道,目前,中國教育正從教育大數據時代邁向智能教育時代。其中,企業正逐漸成為人工智能跟教育的深度融合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企業將深度參與其中。同時,他也在會上分享了自己對于教育大數據發展的認知。
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在于企業
會上,王卓首先介紹了科大訊飛在教育領域的工作和布局。他表示,科大訊飛希望把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于各個行業的發展。其中,在教育領域共研究了11項技術。比如說語音合成技術、智能閱卷系統、虛擬技術等等。
據王卓介紹,2017年國家智能重點實驗室設立在了科大訊飛。他認為,到今天為止,從國家政策層面和教育部的層面來說,已經高度認識到未來技術對教育發展的重大助力。以前國家在做整個頂層教育規劃過程中,大部分都是科研機構和高校機構來規劃整個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但是去年9月份的時候,教育部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專家組,把國內人工智能企業的代表引入到教育部的專家組,共同規劃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與教育深度融合,如何來助力教育的發展。
“這個專家組里有12名院士,同時在這個智庫里也引入了5家企業代表,包括阿里、騰訊、科大訊飛、百度、微軟。從這個時候讓我們真正意識到,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在科研機構而在企業,未來人工智能跟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企業大力的參與,共同來推動,這是從整個國家政策層面的認知。”王卓認為。
教育發展正從大數據時代邁向智能教育時代
在王卓看來,目前中國教育的發展經過了四個階段。第一個是數字化階段,解決了教育資源的存儲問題。第二階段是進入了互聯網教育階段,解決了傳播共享的問題,但是從2016年開始,中國的教育已經進入了教育大數據的時代,進入了對真實教育過程大數據的采集。在今年5月份,國家又召開了智能教育大會,現在又從教育大數據時代邁向智能教育時代。
會上,王卓分享了他對教育大數據發展的認知。
第一個,他認為,在整個中國教育的未來發展中,教育過程化的數據采集的獲得是至關重要的,數據一定會形成區域、學校教育主管部門的核心資產。
第二,如何建立全場景的數據采集平臺,已經是一個關鍵點了。
第三,數據產生處理之后如何創新教育的服務模式?面向教育的管理者,面向老師的精準教學,面向個性化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化教育,到底如何創新服務模式,需提上議事日程。在王卓看來,數據處理完以后的配套需跟上。
王卓表示,這三點是科大訊飛對整個教育大數據發展的認知,也是其現階段產業定位的方向,即向整個區域、整個學校、整個一體化綜合設計解決方案上推進。設立總體的數據采集平臺,用人工智能賦能技術來處理,同時面向用戶賦能應用創新。
規劃之外,王卓提出還要重視落地,“不光是頂天,還要落地。要解決教育過程中學生、老師、家長面臨什么樣的痛點,只有把痛點解決到一定程度之后,產品、技術才真正有面向應用的價值。”王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