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文章大家都很熱情,接著寫哈。
今天這篇,是接上周《抄底中國神華!市值3400億藍籌股,賬上貨幣資金1000億?保底漲幅15%……》。
沒看的可以先看上篇的,回頭看這篇。
1,
緣起“南三峽,北神華”。
神華為什么這么優秀呢?這說來話長。
簡單說下吧,中國神華的緣起,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的“神華工程”。它和三峽工程一樣,都是特大型國家工程,有著“南三峽,北神華”之稱。
長江電力不太喜歡,但特別喜歡神華。
Ps一下:
不喜歡長江電力,是因為它之前搞增發并購。而中國神華上市以來,沒有再定增過,均自盈利潤擴張。
另外長江電力的估值區間高,不好說。
相比下來,中國神華的低估太明顯了!
簡單說下,神華營業收入下降,是因為部分電力資產和國電電力成立合資公司,收入不計入報表范圍。僅就凈利潤而言,中國神華是同比上漲5%;市盈率上次發文時的6.95倍、還破凈,實在太低估了。
2,
簡單聊聊神華工程。
因為篇幅限制,就簡單寫下神華工程。
神華工程是中國跨世紀特大工程之一,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包括神府-東勝煤田的開發、坑口電廠、神朔鐵路-朔黃鐵路、黃驊港及海運,集“礦、路、港、電、航”五位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的巨無霸。
當時是上世紀80年代:
? 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破壞,整個國民經濟非常困難。國家經濟想要發展,能源是第一位!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能源,中央就把這件事提上議事日程。
我國的能源,當時80%是煤炭,過去我們鐵道部80%任務,也承擔的是煤炭運輸,鐵道部叫“運煤部”。
把西部的煤運出來,主要是山西的煤。
但是山西的煤炭,從清朝時就在挖了。加上后面軍閥混戰、新中國時期一直都在采掘,量已經不行了。
山西大同的煤,那時候計劃只有 6 億噸,能開采的時間,對國家來說也沒多少年了,迫切需要找到出路。
所以,就必須找新的、替代山西的煤炭基地。中國的煤炭,主要位于西部,新疆也有煤但是太遠,運輸是大問題。陜西、內蒙煤也多,還是距離問題。
但是,比起新疆,畢竟近得太多了。
最現實的就是神府、東勝那個地方!也就是神府-東勝煤田,世界七大煤田之一,開始了開發大會戰。
那么,這個超級煤田為啥以前不開發?
一是因為距離問題,那邊比較偏遠;二是不知道地底下,煤炭儲量那么大,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還是非常優質的動力煤;三是因為政治原因,每次資源勘探都是“草草了事”,走一個過場,你懂得。
3,
淺談神府-東勝煤田的開發。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神府-東勝煤田的儲量越查越高,規劃也越做越大。相關數據給大家貼一下:
神府-東勝煤田,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預測儲量約6690億噸,探明儲量約2300億噸。按照中國每年約30億噸的煤炭消費量計算,神府-東勝煤田可滿足中國煤炭消費223年。
中國第一大煤田,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神府-東勝煤田的煤,也是世界少見的優質動力煤,以煤田南部為最佳,硫分小于0.5%,灰分小于8%,發熱量達30兆焦/千克。由于開采條件優越,采掘成本較低,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競爭力。
那個時候,還有出口創匯的政治任務。
所以,在離帝都北京,不到1000公里的這么個地方,找到了第二個接續基地,能接續山西的能源基地。
能源的開發,有兩個最大的成本:
一個是開采成本,因為神府-東勝煤田資源優質,且煤炭多露天礦。第一個問題解決了,開采成本低。
從目前數據來看,神華噸煤開采成本是113元左右,是煤企里面第二低。第一低,是內蒙的露天煤業。
但是中國神華是煤炭行業的第一大龍頭企業,市值3500億,規模極大。把噸煤開采成本壓到每噸113元,已經非常優秀了!一是它的資源優質;二是大型機械化作業,采掘的自動化程度極高。
第二是運輸成本,是能源的一大成本。
煤炭走公路運輸,不僅不安全,容易出事故,而且效率低下。還有就是污染很嚴重、運輸成本非常高。
所以打通鐵路運輸,通過重載鐵路,運輸到沿海后轉海運。相比公路運輸,成本低、更環保、更安全。
4,
投資總額893億。
那么這個世界級超級煤田,怎么開發?
神府-東勝煤田的建設,采取了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方法,即按照市場經濟體制,按照礦、路、電、港、航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開發體制,統一開發。
所以神府-東勝煤田的開發:
成了一個系統性超級大工程。煤田機械化采掘、神朔鐵路-朔黃鐵路開工、港口建設、海運,甚至更長遠的坑口發電、煤化工,構成了一個巨無霸……
也因此說,神華工程緣起“南三峽,北神華”。以神府-東勝煤田的開發為起點,又圍繞著煤炭運輸,塑造了神朔鐵路-朔黃鐵路(大秦鐵路后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黃驊港、海運、煤化工,坑口發電等。
根據總體規劃,神華工程的建設總投資,預計330億軟妹幣(按1990年不變價格),工期20年左右。
神華工程,涉及國家計委、交通部、鐵道部等部門。隨著工程越做越大,涉及資金、資源越來越多。最后,整個神華工程,總計投入了893億軟妹幣。
神華搞的是能源、是動力。
什么樣的動力?推動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環節。沒有它,國民經濟動不起來、發展不起來。它不僅僅是煤炭的作用,也是替國家搞的一個經濟發動機。
5,
資產負債率只有26%。
這個巨無霸項目本來歸華能集團,后來神府-東勝煤田規劃越來越大,管理上也出現一些弊端和糾紛。
所以在1995年前后,就在朱镕基副總理、公司的一、二把手推動下,組建神華集團。后來2004年,神華集團核心資產打包,分別在香港、上海兩地上市。
也就因此,有了現金奶牛的中國神華!
因為是優質動力煤,所以中國神華的煤炭賣價較高。而開采成本、運輸成本又較低,所以利潤很可怕。
另外,中國神華的財務狀況非常好,負債極低。根據最新的三季報,資產負債率,大概是26%的樣子。
這個負債率,在央企里面應該是絕無僅有的、非常低的。我特別喜歡這點,平生最討厭瞎幾把亂搞的。
歷年高分紅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中國神華也很爆炸了。幾乎年年的每股現金流,比每股收益要高出1倍。
截止最新三季報,貨幣資金959億,近1000億。用往期報表驗證,數據真實,確實是1000億軟妹幣。
6,
中國的核心資產、硬資產!
對煤炭,很多人其實是帶有色眼鏡的。
但是煤炭工業走到現在,已經不是我們印象里那個煤炭采掘了。尤其是中國神華,大型機械化作業。然后通過重載鐵路運輸到黃驊港,輪船送到沿海六大電廠,用于火力發電。
簡單貼個視頻,大家可以簡單了解下:
視頻是焦點訪談拍的,2011年8月攝。
神華自己的官方卡通宣傳片,2017年攝:(外部平臺視頻貼不上去,文章來源:股市也可定投,大號V信那里,那里有貼。)
因為篇幅,割煤機等機械化采掘不講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了解。時代真的變了,不再是以前那樣了。
同樣的,就連巴菲特,也在2010年前后,動用超過260億美元,收購了BNSF鐵路公司70%的股權,伯靈頓北方圣達菲鐵路公司。加上之前買的22.6%股權,加起來,合計是90%多的股權。
因為在貨物的長途運輸中、低成本運輸中、環保運輸中,鐵路尤其是重載鐵路,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再簡單貼個數據,是2010年的:
當時,BNSF公司是美國第二大的鐵路運營商,其鐵路系統遍布美國三分之二的地區。而煤炭運輸是BNSF的主要業務,美國約有10%的電力來自BNSF運送的煤炭。
現在的A股市場,熱炒核心資產、外資不斷搶籌。我承認,貴州茅臺、五糧液、中國平安、恒瑞醫藥等,它們是中國的核心資產。但是再好的公司,你買的太貴了,后面都要承受下跌。
反而是中國神華、大秦鐵路等公司,估值比較低。經營也非常可圈可點,是中國的核心資產、硬資產。
它們不像茅臺、恒瑞醫藥、五糧液那些,現在大紅大紫。但它們對中國經濟推動,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神華的神府-東勝煤田,首先,資源是獨一無二的;其次,大秦鐵路、神華的神朔鐵路-朔黃鐵路,想要建設這種巨無霸鐵路,耗資不菲。先不提費用,光沿線的征地、拆遷補償,就非常之難。
只有7倍的市盈率,簡直笑到睡醒了!
害怕下跌?股價跌的越多,越有吸引力。
7,
風險提示。
文末也提示一下風險:
近期A50指數高位運行,有回調的風險。年內也漲幅40%了,想要繼續飆漲,個人覺得不太現實。所以指數大環境,對中國神華股價構成一定壓力。
神華目前的股價趨勢,是蓄勢待發,非常看好。如果被指數壓了下來,也是客觀環境如此,客觀看待。
可能有人說,你中國神華也沒漲什么,能賺幾個錢?是沒賺幾個錢,但我最后能把賺的錢落在口袋里。
你可能漲的很多,玩的很瘋狂,但你最后落在口袋里的,太少太少,甚至巨額虧錢,事后才醒悟過來。
在股票上,還是應該怎么保本怎么來。
部分內容,來自于《神府東勝礦區開發建設者口述史》、《李智盛:神府東勝煤田的開發決策過程》。
今天這篇,是接上周《抄底中國神華!市值3400億藍籌股,賬上貨幣資金1000億?保底漲幅15%……》。
小號是我兼職打理,所以很多時候不發文。但只要發文,一定有值得閱讀之處!希望大家喜歡。
文章來源:股市也可定投。大號V信那里,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可以搜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