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證券研究所
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
國金環保與公共事業李蓉團隊
投資建議
我們預測公司 2019~2021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27/518/52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9/223/233億元,對應 EPS 分別為1.04/1.02/1.06元,我們給予2020年目標價21.0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投資邏輯
國內水電龍頭,資產稀缺性提升:公司主營主要從事水力發電,運營四座長江流域電站,總裝機容量4549.5萬千瓦,占全國13%;2018年發電量2152.6億千瓦時,占全國20%。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近上限,2020-2022年將有3446萬千瓦裝機容量投產,之后行業將進入開發停滯期,水電資產稀缺性進一步提升。
未來烏白電站投產,若注入將帶來業績大增預期:烏東德電站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計劃2021年12月全部投產;白鶴灘電站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 2022年12月全部投產。如果兩電站注入,公司裝機容量將達到7169.5萬千瓦,增幅達58%;發電量在2018年的基礎上增加48%左右。此外,烏白兩電站投產后,與溪向三葛電站形成六庫聯調,公司現有四座電站有望增發電量70億千瓦時。
五地需求持續增長,電價和利用小時數穩定:公司主力送電區域粵蘇浙滬魯五省(市)發電量受能源“雙控”影響增速大幅下降,用電側韌性十足增速回升,整體供需格局良好。預計2019年各地外送電需求均出現不同幅度的擴大,五地外送電需求增量合計824億千瓦時,公司電價繼續維持現有水平,利用小時數受來水變化穩中略有波動。
成本優勢顯著現金流穩定,公司類債券屬性凸顯:公司單位裝機容量成本在可比上市公司中處于中等偏低位置,具有裝機成本優勢。公司信用評級良好,發揮融資成本優勢有效降低財務費用。在收入成本兩方面保障下,公司通過“打包”方式注入資產,穩定現金流,承諾高分紅,使得股票具備類債券屬性,別具競爭優勢。
風險提示
長江來水不及預期;電價下降超出預期;資產注入不及預期;宏觀經濟增長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