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系統本土供應商,多次突破國外巨頭的技術壟斷,細分領域國內市占率達40%以上;
2、盈利能力超強,保持著82%以上的極高毛利率;
3、擴產能+轉型后,將打開5倍成長空間
今日大盤反復無常,多個題材輪番亮相。即便如此也最好別打亂自己的節奏,還是找準核心資產的好。科技大旗不倒,從中尋找核心資產是不錯的主意。
昨天,華峰測控(688200)在科創板上市,當天漲幅高達216.55%,上市首日便占據了科創板第一高價股的寶座。即使今日股價跌了3.62%,也依然是科創板唯一股價超過300的公司(327.70元)。不得不說市場對半導體行業的熱情實在高。
一、國內半導體測試設備龍頭
華峰測控成立于1993年,主營半導體元器件測試篩選設備和專用智能化測試系統,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系統本土供應商,也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
在半導體設備行業,能夠做大做強獲得大客戶認可,產品和技術是第一位的。華峰測控在其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多次突破了國外巨頭的技術壟斷,創造了我國測試設備行業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
表:華峰測控突破性產品
來源:市盈率整理
先進的技術鑄就了公司的高壁壘,也帶來了高盈利。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華峰測控的毛利率保持在82%以上,凈利潤在40%以上。
為了保持技術和產品的領先,公司對研發也十分重視。2016-2019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始終高于10%,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1/3以上。
二、產品、客戶領域優勢明顯
現在我們對華峰測控已經有一個大概的認識,現在來看看它具體的業務情況。
1、多款獨立設計產品
測試設備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生產制造的整個流程,對于良率和品質控制至關重要,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華峰測控的主要產品就是半導體的測試系統。具體到產品,公司獨立開發并推出了STS2000系列(均價約50萬)、STS82050/8300系列(均價約150萬)等半導體測試系統產品。截止2019年年末設備全球裝機量已突破2300臺。
2、產品覆蓋集成電路制造的整個流程,綁定核心用戶
半導體測試裝備廣泛應用于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三大環節。公司的下游客戶也覆蓋了半導體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國內大型封測廠、芯片設計企業、晶圓制造企業等。
在封測環節,公司目前為國內前三大半導體封測廠商模擬測試領域的主力測試平臺供應商,并進入了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實現了進口替代。
在晶圓制造環節,公司相關產品已在華潤微電子等大中型晶圓制造企業中成功使用。
在設計環節,公司產品已在矽力杰、圣邦微電子、芯源系統等知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中批量使用。并與超過三百家以上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保持了業務合作關系。
三、尋求轉型,或打開5倍成長空間
1、優勢領域市場空間有限,必須轉型
目前來看,與國外測試設備巨頭相比,國內的半導體測試設備公司規模整體偏小。
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測試機市場規模為36.0億元,其中泰瑞達和愛德萬是是絕對龍頭,分別占中國集成電路測試機市場份額的46.7%、35.3%,國內的華峰測控與長川科技市占率分別為6.1%和2.4%。
如此大的份額差別,主要在于各個廠商面向的市場有差異。根據SEMI的劃分,半導體測試機主要細分領域為存儲器、SoC、模擬、數字、分立器件和RF測試機等。
華峰測控優勢所在的模擬測試機領域市場占比本身比較小,所以即使公司在該細分領域的市占率已經高達40%以上,發展空間仍然有限,產品線略顯單一依然是個問題。
未來在半導體設備國產化趨勢下,行業整體面臨較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公司向SoC測試機轉型的重要契機。
2、嘗試進入SoC測試市場
目前國內SoC類測試市場為泰瑞達、愛德萬等國際龍頭所壟斷,僅有部分廠家在研制相關測試設備,自給率較低,本土廠商在整體技術水平上與國際龍頭企業仍有較大差距。
華峰測控募投項目的擴產計劃包括進入SoC測試領域,預期在項目達產后實現200套SoC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產能。
根據招股說明書的預測,成功切入這一市場將打開公司5倍成長空間。
最后,需要提示的是,上市首日華峰測控大漲200%+,已經透支部分上漲空間,其市盈率已高達217倍,可比公司長川科技,華興源創、北方華創市盈率分別為1955倍、97.4倍、268倍,供您參考。
免責聲明
內容供參考,請自主決策,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