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概念股震蕩回升,億晶光電漲超9%,歐晶科技漲超4%,隆基綠能、昱能科技、通威股份等多股拉升。
北向資金凈買入12.3億元,終結連續4日凈賣出。隆基綠能、通威股份、天齊鋰業分別獲凈買入9.83億元、4.68億元、3.49億元。海天味業凈賣出額居首,金額為2.51億元。
隆基綠能漲超5%,德方納米、中礦資源等多股高漲,新材料50ETF(159761)漲超2% 。中信證券表示,硅料價格下行至底部區間,產業鏈下游迎來需求釋放節點。硅料價格持續走跌,據InfoLink披露,上周多晶硅致密料現貨價格跌至6.4萬元/噸,但環比跌幅已明顯放緩。短期來看,產業鏈價格下行的核心原因是上游硅料產能集中釋放帶來的過剩供給和季節性走弱的需求不匹配。隨著硅料企業庫存壓力減輕,硅料價格有望止跌企穩,產業鏈下游即將迎來需求釋放節點。在利潤端,因硅料價格下跌而出現的利潤缺口順著產業鏈傳導至下游,建議關注受益于量增邏輯以及技術迭代過程帶來偏緊供需結構的硅片材料和電池片材料。
截至9:47,光伏30ETF(560980)漲2.35%,成分股中,隆基綠能領漲5.85%,錦浪科技漲4.91%,弘元綠能漲3.66%,科士達、通威股份漲超3.3%。華創證券指出,硅料供應瓶頸解除,產業鏈價格快速回落,進一步刺激光伏裝機需求,光伏行業預計將延續高景氣。目前行業PE分位數處于歷史低位,投資性價比凸顯。
隆基綠能漲超5%,金剛光伏、通威股份、宇晶股份、東方日升、TCL中環等跟漲。消息面上,隆基綠能、通威股份等9家公司對新一代光伏組件標準化尺寸達成共識。
隆基綠能7月5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動以低成本實現高效電池量產。目前電池技術儲備充足,正在探索這些技術量產的可行性研究。
天眼查App顯示,6月27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注冊資本由約54.13億元人民幣增加至約75.82億元人民幣,增幅約40.06%。該公司成立于2000年2月,于2012年4月在A股上市,其法定代表人為李振國,經營范圍包括半導體材料、太陽能電池與組件、光伏電站項目的開發及工程總承包等。
6月29日,北向資金今日大幅凈賣出76.06億元。中國中免、貴州茅臺、隆基綠能分別獲凈賣出6.19億元、6.08億元、4.62億元。美的集團凈買入額居首,金額為2.68億元。
彭博6月21日消息,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稱,公司希望在德國建廠,這也將是其在歐洲的首家工廠。李振國稱,由于歐洲的成本高于中國,因此合適的框架條件是該工廠建設的前提。
隆基綠能公告,擬以境內新增A股股票為基礎證券在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199.96億元,用于鄂爾多斯年產46GW單晶硅棒和切片項目、鄂爾多斯年產30GW單晶電池項目、馬來西亞年產6.6GW單晶硅棒項目、馬來西亞年產2.8GW單晶組件項目、越南年產3.35GW單晶電池項目。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寶申在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主旨論壇上表示,光伏不僅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也成為全球絕大多數國家最經濟的電力能源,全球光伏正在迎來太瓦時代。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安全問題的日益凸出,“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光伏也有望成為未來“碳中和”的主力能源。
全球光伏龍頭企業隆基綠能在Intersolar Europe 2023上宣布,經歐洲太陽能測試機構ESTI權威認證,隆基綠能在商業級絨面CZ硅片上實現了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3.5%的轉換效率。
摩根士丹利將隆基綠能的目標價從58元下調至38元,并小幅下調今明兩年每股盈利預測,并稱其較行業競爭對手增長更慢。不過報告仍指出,市場對電池板模塊的盈利能力擔憂過度。
隆基綠能(601012)6月6日晚間公告,公司與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年產20GW單晶硅棒、24GW單晶電池及配套項目投資合作協議》,項目總體規劃分為三期,同時配套建設隆基全球創新中心項目。合計總投資約125億元。
5月29日,隆基綠能(601012)更新了硅片報價,其中,150μm厚度的P型M10硅片價格由4月底的6.3元/片下調至4.36元/片,降幅30.8%;150μm厚度的P型M6硅片價格由5.44元/片下調至3.81元/片,降幅30%。(證券時報)
隆基綠能本次報價變動幅度較大,一方面是由于最近兩次報價間隔時間相對較長,而在該時間段內,同為硅片龍頭的TCL中環已經分別于5月5日和5月11日連續兩次下調報價;另一方面,在該時間段內,硅料、硅片環節價格均整體出現較大幅度下調。(e公司)
北向資金今日凈賣出95.62億元。貴州茅臺、隆基綠能、招商銀行分別遭凈賣出8.25億元、7.62億元、7.5億元;昆侖萬維逆勢獲凈買入2.59億元。
5月24日,北向資金今日凈賣出44.82億元。隆基綠能、五糧液、中國平安分別獲凈賣出8.24億元、5.71億元、3.45億元。同花順凈買入額居首,金額為3.13億元。
今日舉行的SNEC 2023光伏大會上,隆基綠能宣布,近日經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SE)權威認證報告,公司在商業級絨面CZ硅片上實現了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1.8%的轉換效率。該效率創造了世界前三、中國第一的紀錄。此前,其團隊研發的疊層電池國際權威認證效率分別于2021年和2022年突破25.7%和29.55%,均代表中國在該項電池技術領域的最高水平。
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對于構建協同創新生態提出倡議:“為打破海外貿易壁壘,國內企業亟需放下門戶之見。全球光伏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光伏領軍企業競合共贏。”同時,他表示,該公司未來會有更開放的創新規劃與嘗試。“期待業界、大專院校、同行、上下游緊密合作,參與到開放創新的體系中,為光伏下一步轉換效率的提升、降低成本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