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買房搖號、業績穩漲,以新城控股為例,看看地產行業怎么了?

          #A股#

          #房地產#

          今天看到這樣一段話:投資茅臺賺得盆滿缽滿的投資者應該感謝2012年末的那場塑化劑風波,沒有那場風波,大家不可能以那么便宜的價格買到貴州茅臺,取得那么豐厚的收益。

          因為那此風波,疊加行業周期,2013年白酒整個行業出現暴跌,當年茅臺股價下跌36.56%,市盈率跌倒9.55。其后至今,在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推動下,7年間貴州茅臺前復權股價上漲了10.31倍,其中估值貢獻了2.46倍。


          抬出貴州茅臺這個價值投資的大仙,是為了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企業還能活下來,特別是未來的業績還能更上一層樓,多數人不看好的時候,恰恰對應難得的買入良機。

          最近因為海外情況惡化,各類指數和個股再次跌到區域,很多人卻更加恐懼和迷茫,不斷冒出清倉走人的想法。其實,這是投資虧損最常見的一種:恐慌性賣出!其威力與在5000點以上買入大同小異。

          高層一直堅持“房住不炒”,房地產企業也在2月份中銷售暴跌,但深圳、蘇州、成都等部分地區出現了買房搖號、一房難求的情況,近期公布報表的萬科、碧桂園和新城控股等業績靚麗,市場到底怎么啦?

          今天,擬以基少持倉的新城控股為例,結合企業2019年年報,對比碧桂園和萬科年報數據等,聊聊房地產行業。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聊地產行業的盈利模式和指數基金投資機會,

          感興趣可以查看下方文章:

          《房地產真的涼了嗎?一文搞懂地產和對應的指數基金投資機會》

          宏觀環境

          房價穩了。中央的要求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各類調控政策頻繁出臺,去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7.1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0.1%,但銷售額為15.97億元,同比增長6.5%,略小于M2的的增速8.7%。全國房價整體平穩,截至 2019 年底,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連續 16 個 月在 0.5%以內【其實累計效應還是很高的】;房價累計漲幅持續收窄,2019 年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 3.34%,較 2018 年收窄 1.75 個百分點。

          供求逆轉。2019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 4.98 億平方米,較上年末下降 4.9%,相當于 2013 年末水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 2.25 億平方米、 同比下降 10.4%,已降至 2012 年中水平。2017-2019年的3年間,商品房庫存共減少近 2.0 億平方米,去庫存效果明顯。但隨著銷售市場轉冷,2019 年底待售面積較 11 月末環比增加 1.2%,為 2017 年 3 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增長,預示著供求關系出現逆轉。

          區域需求分化。一線城市中低價剛需樓盤銷售較好,二三四線則是改善型住房需求旺盛。鑒于對宏觀調控的畏懼,各大地產商基本都減少了拿地的節奏,全年土地購置面積下降11.4%,地價則維持相對的穩定。萬科長期重點觀察的14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沈陽、杭州、南京、成都、武漢、東莞、佛山、無錫、蘇州)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同比增長4.2%,成交面積同比增長8.8%。2019年底,上述城市的新房可售庫存(已取得銷售許可而尚未售出的面積)去化周期約9.7個月,處于相對偏低水平。

          總體看:宏觀環境確實對地產行業不利,但是比大家想象的要好很多。



          行業狀況

          融資環境趨緊。盡管2019年實施三次降準,釋放了2.7萬億元貨幣,但是對地產融資嚴格管控,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17.9萬億元,其中國內貸款、自籌資金、外資和其他來源(賣房)占比分別為14.1%、32.6%、0.1%和53.2%,在其他渠道融資難度加大的背景下,其他來源占比提高1.4個百分點。

          強者恒強。地產行業頭部企業步伐較為一致,均加大一二線城市的拿地步伐,市場份額也在持續提升中。根據克爾瑞的數據,地產TOP10、TOP30和TOP50的權益銷售市場集中度分別為21.4%、35.7%和43.5%,權益銷售同比增幅分別為5.8%、12%和3.6%,TOP11-20的腰部企業增速更快。

          總體看:地產行業形勢確實嚴峻,但是頭部企業的日子依然不錯。



          年度業績

          銷售快速增長。2019年合同銷售金額2708億元,同比增長22.48%,銷售面積2432萬平米,同比增長34.21%,在前十強中居第二。2019年新城的地產銷售面積與銷售金額在全國房地產企業中排名第 8 位。最近十年間,新城的銷售規模從 105 億發展到 2,708 億,行業排名從第 35 名到第 8 名,整體表現優異。同期萬科銷售額6308億元,同比增長3.9%,碧桂園銷售額5522億元,同比增長10%。

          2020年公司計劃的合同銷售金額為2500億元,較2019年下降7.7%,考慮2月份的銷售暫停,與去年基本一致,管理層較有信心。

          碧桂園總裁莫斌則在此前的業績發布會上稱,沒有明顯發現供求關系以及房價明顯下降的變化,沒有全國性降價的必要。同時認為,今年2月份銷售有直接影響,3月基本走勢趨于正常,通過未來的努力,有希望實現全年目標。

          盈利豐厚。新城控股2019年營業收入858億元(房產銷售803億元,增58%;出租及管理收入41億元,同比增83%),同比增長58.58%,扣非凈利潤100億,同比增長31.4%。每股收益達到5.62元,扣非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為29.07%,同比下降1.28個百分點。

          分季度看,2019年1-4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3億元、127億元、125億元和563億元,結轉速度逐步加快,凈利潤和現金流也同步快速好轉。特別是去年三季度開始,經營現金流凈額從二季度的5.8億元躍升至60億元,公司通過變賣土地,加快銷售、減少投資,快速積累了不菲的現金流,提高了抗風險能力。

          此外,年末公司有合同負債1977億元,較上年增加795億元,增幅為67%,待結轉的金額較多。

          財務穩健。2019年公司的負債率為86.6%,較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但隨著銷售金額的大幅增加,現金利息保障倍數達到9.75,償債能力提升。剔除合同負債和預收款項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6.53%,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負債率則由2018年的49.21%下降至16.36%。而碧桂園的凈負債率為46.3%,萬科凈負債率為33.87%。

          年末貨幣資金639億元,從現金流的分布看,經營活動提供現金流凈額436億元,同比增1042%,是現金流的主要來源;因減少投資,投資現金流凈額-90億元,同比下降54.89%;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55億元,主要進行借款償付,整體現金流較為健康、穩健。

          2019年每10股派息17元,占凈利潤的30.3%,較2018年降低1.8個百分點,有利于公司節省現金流。按照當前的股價,股息率達到5.49%。

          小結:公司銷售繼續保持高規模,ROE維持較高水平,財務指標整體更為穩健。



          其他亮點

          拿地成本低、土地儲備豐富。2019年新增土儲總建面2508萬平米,年底的土地儲備為1.24億平米,可以滿足未來2-3年的運營開發。結構上,一二線占38.3%,長江區域的三四線城市占36%,其他區域三四線占25.7%,整體較為合理。目前土儲平均樓面價為2421元/平米,商業綜合體新增1444萬平米。

          資金籌措逐步正常。公司先后發行中期票據、超短期融資債券 和資產支持票據,募集資金 31.58 億;在上交所平臺發行公司債券募集資金 21 億元人民幣;在境外通過發行高級美元債券,募集資金 9.5 億美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整體平均融資成本為 6.73%。

          培養與激勵到位。人才是發展的根本,公司一方面要求行業頂級人才加盟,另一方面完善內部培養機制,建立人才儲備,并大膽啟用年輕的優秀人才,校招“新睿”培養計劃已經累計輸送高級管理人才數十位。機制上,向高管與核心管理人員提供股權激勵,對城市公司提出“競創百億”激勵,對項目管理人員提供跟投機制,整體層次分明。

          2019年,公司在蘇州、上海、杭州、南京、天津、 北京、寧波等區域相繼實現百億以上銷售目標,在江蘇、天津、河北市場占有率位列前十, 在常州、淮安、湖州、鎮江、蘇州等地的市場占有率更是位列 TOP5。

          商業模式致勝。公司繼續按照“住宅+商業”的雙輪驅動模式,以銷售為主,自持為輔,其中銷售的主要是住宅、公寓和沿街商鋪,自持的主要是購物中心。商業地產的目標是覆蓋全國80%的區域,服務城市80%的主流人群,以規模效應保證良好的利潤,同時結合當地的人文風貌,力求打造不可復制的商業業態,做當地有情懷的商業綜合體,將商業做成文化。2019年新開張21座“吾悅廣場”,年底累計數量達到63座,已開業面積591萬方,同比增長51.44%,全年實現租金及管理費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92.28%,出租率達到99.16%。目前已經完成全國重點城市群的布局,累計進入105個城市。

          洋洋灑灑整理了這么多,感覺玩個股票還是很復雜的。回頭看看,新城控股去年中的事件造成的影響遠小于市場恐慌。應了那句話,歷史上沒有什么新鮮事。

          當下的情況呈現類似特征,不確定事情引發了過渡恐慌,過去幾周美股標普指數最大跌幅超過35%,上證指數的最大跌幅超過15%。

          對于地產行業,個人的整體看法是:地產市場依然規模龐大,行業的韌性超出了多數人的預期,優質的龍頭企業仍能取得較為豐厚的盈利。

          未來仍然無法準確預測,對于各類悲觀的觀點,并無有力的證據說他們錯了。作為投資者,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資產配置,坦然面對風雨,勝算的概率更大。

          目前新城控股、萬科A等一二線企業都是地產等權指數基金的成份股,“守正出奇”和“牛指”基金組合均有配置。

          以上僅為個人分析,且難免屁股決定腦袋,僅供參考,不做薦股!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