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臺積電、 intel 以及三星,掌握先進制程技術能產能。第二梯隊是聯電、中芯國際以及格羅方德,擁有部分先進制程能力。第三梯隊是華虹、 Tower Jazz 以及力晶等,主要聚焦在成熟制程。由于先進制程需要高昂的研發及資本支出,不少晶圓廠已經放棄對摩爾定律的追逐。目前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已經實現5nm量產,三星計劃年內實現5nm量產, Intel 則宣布在2021年推出7nm,但聯電、格羅方德等第二梯隊公司已經宣布退出 12nm 以下先進制程角逐。
中芯國際目前的產能
中芯國際估值測算
PE 來看, 全球主要晶圓廠 PE(TTM)平均值為44.78 倍,最高值為124.09 倍,當前中芯國際港股估值84.24 倍。PB來看,全球主要晶圓廠 PB(MRQ) 平均值為4.28 倍,最高值為 7.81 倍,中芯港股估值3.67 倍。PS來看, PS 平均值為4.88 倍,最高10.67 倍,中芯港股估值7.43 倍,市值/ 研發最高 124.11 倍,平均值58.73 倍,中芯港股估值33.75 倍。
PB估值法:
公司市凈率為2.20 倍(超額配售前)/2.11 倍(超額配售后),低于全球主要晶圓廠平均市凈率4.27 倍,若以主要晶圓廠平均市凈率4.28倍計算,公司市值可達4363億元,若以PB峰值6.26倍估算,可達6702億元。
PS估值法:
若考慮公司14nm 募投項目投產, 14nm月產能將達3.5萬片。對比臺積電晶圓ASP價格, 若按照5400美元/片測算,公司新增營收約22.68億美元,折算人民幣約160 億人民幣,同時考慮原代工業務營收復合增速約 20%~25%,未來3年原代工+14nm 新增營收增量可達約290億。按其本身估值PS 7.43 倍及最高估值 10.67 倍 測算,則新增市值可達2154億~3094億,則總市值有望達到3881~4821億。
2019年國內芯片進口超3000億美金推算,全球芯片約80%比例為 Foundry 代工模式,芯片售價中代工成本約占60%~70%。中性預估國產替代率為 50%,則國產芯片代工市場遠期空間可達5460億人民幣,中性預估中芯國際獲得其中30%市場份額(目前為18%),則公司長期營收目標有望達到 1630億。 若按晶圓代工廠PS平均估值4.88倍,則對應市值區間為8000~10000億。
匯頂科技: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
太極實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減持不超過1.5%
北斗星通: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擬減持不超過2%
這種大基金減持的,我之前就給大家做過回測了,就是對當天的股價會有影響,之后是沒有影響的。路徑一般就是:當天是跌的,然后會把這個坑給填回去。
招商證券按“10配3”配售
關于招商的配股,我上周已經明確提醒你們過了,你要么選擇停牌之前賣出,要么就一定要選擇繳款配股,否則你會平白無故的損失好幾個點。
配股是一個非常坑人的融資手段,因為很多投資者根本就不懂什么叫配股,他們也不在停牌之前賣出,然后人家做配股了么,他也不繳款,復牌之后會發現平白無故的就是虧損好幾個點。
中國人保:全國社保基金擬減持2%股份,這部分股份是社保基金2011年購入并持有到現在。
東方財富: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沈友根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
廣晟有色:股東國華人壽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29%
評論 1
樂于助人助人為樂 2020-07-09 22:32
用博傻估值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