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場連續兩個一字板跌停,還看不到結束的跡象,主要是因為與中國中免近期簽署的補充協議,上海機場2020年收到的免稅店租金從原本預計的41.58億元瞬間下降到了11.56億元。過去的租金有保底并且和銷售額對比,那個高取那個,現在變成了低于2019年的國際客流量80%時按照銷售額提成,高于的話按照最低租金提成,有了上限,導致市場預期變差。
過去人們看到利潤大幅度下降,是非經常性因數,未來會變好,所以沒有直接大跌,并且反而近期出現一波拉升。當業績不好能夠被原諒的時候,是對未來有想象空間,對上海機場盈利能力的認同。這種情況等待就可以了,就怕市場從殺業績變成了殺邏輯,現在就要看這個邏輯要不要發生改變,這是非常難的。上海機場作為公認的核心白馬股,難道就沒有投資價值了嗎?
回歸到業務本身,上海機場航空業務收入占比38%,這個是穩定的,而航空業務占比高達62%,這是有想象空間的,航空業務預計下半年逐步轉好,明年國際業務慢慢恢復正常,但也存在不確定性,主要是人們通過疫情變化帶來的思維變化,這是根本性的,人們是否還愿意出國留學,旅行等,這些可能需要時間消化,客流的恢復至少三年才有可能正常,也就是說未來兩年預計只能按照銷售額提成,不能按照最低上限,即使是恢復正常了,也沒有太多的想象空間,2019年的高點價格其實就是未來三年的高點價格,如果想清楚這點,市場的有效性就能體現出來,也就明白拋售的邏輯在哪里。
上海機場依然是中國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國際客流較多,特別是商務旅行,這點未來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具有資源優勢,核心資產,而增長的空間已經有限了,從而必須殺估值,合理估值應該在20倍左右,也就是說當前價格還有一個跌停,之后可能隨著超跌,及疫情控制不斷好轉,逐步放開國際流動,形成一些市場媒體的關注,并且帶來投機性概念行情,長期的投資價值,需要貢獻更多的收入,而20倍本身就已經包括了未來最低的租金收入了,也就是恢復正常的時候,為什么不是30倍呢,除非重新談判或增加新的候機廳,這個可能不如白云機場,2017-2019年已經建成了新的航站樓,并且免稅餐飲面積大幅度增加,疫情好轉后,收入是有想象空間,并超越2019年的,估值相對高點更合適,畢竟這是從小到大的預期。
不過作為價值投資標的上海機場還是很好的選擇,畢竟這是可以長期存續的資產,區域不可替代性,疫情帶來沖擊也是暫時的,連續殺跌的股價可能也會改變后期管理層的思維邏輯,做出有利于自身的決策,畢竟機場自自帶流量,成本為負,是其獨特的優勢,按照長期不變的股價,未來10年恢復到凈利潤每年60億,折現價值也值1000億左右,何況上海機場還不止存活10年,作為國企不太可能采取股權激勵,員工持股,回購手段穩定市值,后期不排除大股東增持股票,穩定股價。當一個東西無法被消滅,并不會對供需造成長期影響的話,只要價格合理,一樣具有價值,大比例分紅也是一種回報方式。未來上海機場的投資看點在疫情抓好后的投機趨勢機會,另外一個是重新談判帶來的預期改善,增加新航站樓。如果高位進場的投資者,在邏輯變化后,最好是等時機變好后賣出關注。
更多觀點歡迎關注:瓴格資產
評論 1
倫敦松鼠xinwoo 2021-02-02 19:53
機場還不如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