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證指數止步六連陽,收跌0.37%,深證成指跌0.8%,創業板指跌0.14%,滬深兩市超3600只個股下跌。
A股主要指數今日表現20230410
數據來源:Wind
有小伙伴擔心,還沒舒服幾天,A股不會又要“作妖”了吧?
在A股歷史上,每當你覺得做起來很舒服、接下來“倒霉”的時刻并不少。
看看代表A股整體表現的萬得全A走勢圖,不就是一輪輪高點、再跌下去、再勇敢站起來嗎?
萬得全A指數走勢圖
19941230-20230410
數據來源:Wind
一、“舒服”和“倒霉”總在不斷輪回
股市起起伏伏,“舒服”和“倒霉”總在不斷輪回。
很多人在投資前都做過準備,比如分析過宏觀經濟、公司基本面、K線圖等等,也熟讀過投資名家大作,覺得自己的投資理由邏輯嚴密,投資標的潛力巨大,就像穿上了一身“盔甲”。
這時再配合強勢的市場,就會進入“舒適”區間。但股市并非一成不變。股市總會出現新的變化、破壞之前的投資框架,使我們“倒霉”。
每一次“倒霉”時,很多人都會痛定思痛、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并根據市場新變化,慢慢搭建起一個新的投資框架。等下一輪牛市來臨時,再次變得“舒服”。
但市場變化很快,如果來不及順勢而動,之前的“盔甲”很可能變成“桎梏”。繼續盲目堅持不再適用的邏輯,反而會束縛我們的手腳,輸得特別慘。
二、為何投資很難一直“舒適”下去?
只要我們還留在股市,就逃不過從“舒服”-“倒霉”之間的輪回。
一方面,股市漲漲跌跌都太平常了,短期上下波動才是“常態”。
另一方面,我們所“算計”的宏觀、基本面、流動性等等因素確實很重要。但在不同的時候,每一個因素如何變、如何影響市場,都是在不斷切換的。
再加上股市熱點不斷,也會影響我們的短期判斷。
有時候,有的熱點僅僅只是當期熱點,缺乏投資價值,很難成為長期趨勢。但這種熱點常常誤導我們,讓我們成為接盤俠,陷入“倒霉”陷阱。
每一次從“舒服”到“倒霉”,不僅會帶來金錢虧損,還會使我們懷疑自己的投資邏輯,甚至覺得命運在有意捉弄自己。
我一直不明白,
為什么我一個小散戶
可以左右整個股市?
每當我一買入它就下跌,
一賣出它就上漲。
空倉時大盤瘋漲,
滿倉時大盤狂瀉。
為什么手握萬億資金的莊家
就死死盯著我這幾萬塊錢不放?
三、習慣孤獨,走出“舒適區”
股市往往“一賺二平七虧”,這意味著“舒適”很難一直隨行,“倒霉”卻可能長期陪伴。
如果你仍想留在股市,那就要做好與痛苦和孤獨作伴的準備,并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區”。
當市場發生變化、出現新的核心驅動因素之后,之前的投資邏輯和信仰很可能會變得一無是處。再固守的話,甚至會成為“犯錯”的根源。
這時就只能接受被“清零”,從頭再去梳理新的市場線索、搭建新的框架、尋找新的投資標的。先否定自己,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區”。
另一方面,如果你先從“舒適區”走出來、逆向投資,那么你可能會和主流觀點相悖,這時候你還會很孤獨。
不過,如果市場最終證明了你的正確,由于你的提前布局,你有望獲得更加豐富的回報。
四、3300點,“舒適”還是“倒霉”?
之前我們介紹過,進入4月份后,國內經濟修復狀況的真實情況以及上市公司一季報究竟如何,包括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變化,都可能成為決定A股走勢的因素。
現在看來,這些因素都充滿了不確定性,A股的走勢也難以預料。
我們找來了中金、國君、中信建投、中信等四家頭部券商對A股的最新展望,他們普遍認為市場或仍充滿機會,特別是四月的“一季報行情”值得關注,消費、醫藥、新能源、基建等板塊可能有機會。
而至于最近火熱的數字經濟,他們普遍認為短期可能需要謹慎。
機構 |
最新A股觀點 |
中金 公司 |
以經濟復蘇為主線,關注政策支持領域。伴隨疫情影響進一步減弱及地產的逐步恢復,二季度經濟修復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且復蘇斜率可能較高,中期市場機會或仍大于風險。 未來一個月一季報將密集發布,重點關注業績超預期的機會。 1) 基本面修復空間和彈性大,且政策繼續支持的領域,如泛消費行業和地產鏈等。 2) 關注產業鏈安全、數字經濟等政策支持的成長領域,中期維度的成長風格結構性行情值得關注。 3) 主題層面關注一帶一路、國企估值重塑和數字經濟建設等相關領域。 |
國泰 君安 |
風險溢價下降,行情擴散啟動。四月“財報效應”臨近,主線決斷關鍵期。 1)強勢股仍有空間,重視成長低位擴散。重視股價調整充分、盈利預期見底,微觀籌碼出清,且中期維度受益周期性復蘇和技術創新的板塊。另外,美元緊縮周期的尾聲也有利于長久期資產,布局低位成長:醫藥(創新藥), 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 2)國內數字化政策+海外創新大周期,關注輪動:計算機(“AI+”應用)、通信(電力信息化)、 傳媒(影視院線/游戲)。 3)消費者信心和意愿底部回溫。關注傳統成長細分:啤酒/食品/小白酒/黃 金珠寶/小家電/中藥/零售藥店。 |
中信 建投 |
中期科技主線,短期關注結構復蘇與政策加碼方向。 關注服務器產業鏈、游戲、成熟應用軟件以及互聯網巨頭。 同時一季度板塊收益表現明顯分化,部分結構性復蘇方向又回歸高性價比布局時點。 囿于相對高企的庫存水平和依舊處于弱復蘇的地產市場,當前生產活動復蘇斜率雖仍較為緩慢,但整體依舊持續向上,其中基建維持較好的開工表現,地產旺季恢復形勢良好,關注地產鏈(消費建材/家居/家電)、鋁、醫藥、貴金屬板塊。 |
中信 證券 |
經濟復蘇的領域會逐漸增多,全局性修復或只是時間問題。繼續圍繞全球流動性拐點和財報季業績兩條主線布局。 全球流動性拐點的確立有望帶來年度級別的主線,與數字經濟輪動接力,醫藥是其中有足夠市場容量的板塊。 財報季業績則是階段性的主線,看好制造板塊中與基建和一帶一路出口相關的機械設備,周期板塊中的基本金屬、大煉化、磷化工,大消費板塊中的紡織服裝、烘焙零食、職業教育等,新能源板塊中的硅片、逆變器、電池片等,同時關注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型企業。 數字經濟領域,盡量規避AI主題炒作,關注板塊內高切低的換倉機會,尤其是傳統主營業務估值低,新業務與算力相關可以拔估值。 |
在股市里,想要舒舒服服一沖到頂,幾乎不可能,反反復復、曲折中上行或是常態。
頂得住回調壓力,耐得住磨底寂寞,抓得住上漲機會,尊重市場、尊重“舒適”與“倒霉”時刻,或是股市常勝之道。
主要參考資料:
中金公司《四月市場策略與行業配置聯合解讀》20230410
國泰君安《四月決斷,成長擴散》20230409
中信建投《短期再平衡》20230409
中信證券《規避主題炒作,回歸業績主線》20230409
評論 2
是帥哥的號哦 4月11日 09:47
持續關注
D大大54 4月11日 09:33
這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