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上漲2.36%報2973.66點;深成指上漲2.33%報9666.58點,漲0.3%;創業板指上漲2.41%報1666.83點。
周五兩市成交額456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大超300億,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37.26億元,為9月18日以來新高。周五全球股市全線飄紅,恒指上漲2.34%;美國三大股指均大漲,其中道指漲1.21%報26816.59點,標普500漲1.09%報2970.27點,納指漲1.34%報8057.04點。受全球貿易情況好轉消息帶動,離岸人民幣三天漲超900點。
美方開始接受雙贏的局面,也開始愿意接受臨時性協議,協議的方向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而對于爭議性較高的部分未有涉及。
美聯儲備11日宣布,將9月以來實施的回購計劃延長至明年1月,并購入美國短期國債以擴張資產負債表,增加金融市場的美元供應量。美聯儲聲明稱,為確保充足的銀行準備金供應、避免9月的貨幣市場動蕩重演、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目標區間,將從10月15日開始,每個月購買600億美元短期美債,并至少持續到2020年二季度,旨在逐漸將充足的準備金規模維持在(或高于)今年9月上旬水平。這一力度超越市場預期,此前市場較為擔憂的債務或資金緊張有望緩解。
在對外政策方面,10月11日證監表示將在2020年逐步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外商持股比例限制,具體為2020年1月1日,取消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4月1日,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12月1日,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金融行業對外開放加速 ,外資持續進場態勢不變。10月10明晟公告自2019年11月起,符合標準的科創板股票將被納入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GIMI)。
公告顯示,當股票符合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方法所規定的必要資格(包括進入陸股通),便可將科創板股票納入MSCI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及其衍生指數。MSCI對A股擴容下月實施,有望繼續吸引外資流入。對內政策方面,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或將加大地方政府對于基建的推動力度,四季度有望推出更多財政政策推出。
另外廣州期貨交易所已經在部門征求意見,今年年底之前有望會批準,該交易所的品種將與碳排放相關。證券交易所的設立有望帶動券商尤其是本地券商股的表現以及相關金融科技、以及廣州期貨交易所相關品種概念股。
本周將陸續公布9月經濟數字,以及10月18將公布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預計對于經濟數字的擔憂會對市場造成部分壓制。
另外本周限售股上市數量共計46.7億股,以周五收盤價計算,市值高達1705.33億元,是年內最大市值的解禁周。其中邁瑞醫療(300760)和匯頂科技(603160)兩家公司的解禁市值合計就超過1000億元,需要特別防范。
總的來看,建議關注低估值金融尤其是銀行、科技股尤其是美國態度有所放松下的華為產業鏈,以及三季報業績確定性高的績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