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政部向地方下達專項債額度,國家大基金首次集體減持芯片股。
上周主要指數出現高開高走走勢,國際貿易利好消息影響下延續回升,個股活躍度升至近期最高水平,中小板指漲幅居首。上證綜指、上證5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1.26%、0.21%、2.46%、0.93%,全周日均成交額6379.8億元,與前周比上升32.47%。
從12月份以來,增量資金開始呈現小幅快跑的方式入市積極做多,國際貿易利好消息對市場情緒和看漲熱情明顯構成支撐。
上周公開市場有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和2860億元MLF到期,央行共開展6300億元逆回購操作和3000億元MLF操作,合計凈投放5940億元。當前貨幣政策重點主要著眼于結構改善,政策重心是引導信貸結構優化以及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等。
隨著中央儲備豬肉加大投放力度,近期豬價已經出現較大回落。如果以豬價為代表的農產品等消費品持續走低,在實體經濟需求持續疲弱態勢下,國內政策利率下降空間有望打開。但在CPI上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未來降準有望先行。本周公開市場有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三和周四分別到期500億元、3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
經濟工作會議后,各大部委和省市紛紛召開會議并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布置執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體行動計劃。隨著財政部向地方下達專項債額度和下達2020年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預算,地方實施重大和專項項目開工具備較強能力。
上周部分省市如四川舉行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初步統計包括四川、貴陽、東莞、南陽、西安等市大批工程集中開工,項目加總投資超過萬億元。在全新的內外復雜環境下,穩杠桿、保增長將是國內經濟工作主要任務。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動態平衡將考驗逆周期調節政策執行藝術。穩增長雖然仍需加杠桿,但僅靠加杠桿又會帶來新的財務風險。
上周國內資本市場多項基礎制度建設項目取得積極進展。一是中國結算發布新修訂《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新辦法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收取比例由20%降至18%,此舉意味著證券業另類“降準”正式落地。據測算,將為上市券商節省約260億流動資金。
二是證券法修訂草案四次審議稿公布,主要內容包括改革證券發行制度、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大幅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等。
三是上周證監會發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辦法。四是上交所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信息披露業務指引》。
上周五兆易創新公告,持有其9.72%股份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計劃在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公司1%的股份。同日,匯頂科技、國科微也分別公告,股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擬減持公司不超過1%的股份。
此外,京滬高鐵獲得上市批準,弘宇股份等上市股東實施清倉式減持。在政策和經濟不會出現根本性變化前提下,股市運行將會更多受制于市場擴容和減持因素,結構性行情和局部熱點仍將是主旋律。
從資金流動來看,近期做多資金以北上資金和兩融資金為主。截至12月19日,A股融資融券余額為10106.95億元,較前周增加約197.5億元。上周滬深港通資金凈流入金額較前周繼續增加,凈流入額為212.42元,已連續17周凈買入A股,12月份以來凈流入金額為622.99億元。
近期MSCI實施納入A股擴容的第三步方案后,北上資金整體流入熱情較高。國際貿易態勢趨于穩定后和美國維持利率不變消息影響,全球資金呈現加速流入A股態勢。考慮當前A股估值水平,主動資金依然保持較高配置熱情。
綜合計算,北上資金和兩融資金為主合計增加約1200多億元。11月工業增加值超預期反彈,結合前期PMI和金融數據,市場對經濟企穩預期明顯升溫,而且經濟工作會議的積極信號也緩解前期過度悲觀預期成為本輪上漲主因。
增量資金正在加速入場,兩融余額持續創一年半以來新高,按照量價配合的原理,場外增量資金的源源流入股市,有望繼續催化A股春節紅包行情,不過反彈高度或受限于市場擴容和減持因素。
二、大基金減持壓制短期市場人氣,北上資金逆市積極增持17億。
周一,A股三大股指集體回調,滬指失守3000點大關,收跌1.4%,收報2962.75點,日K線四連陰;深成指下跌1.69%;創業板指大跌1.98%,收報1736.62點。受大基金減持消息影響,科技股成殺跌主力軍,前期強勢科技股均紛紛殺跌,誠邁科技、晶方科技、富瀚微、國科微等多只電子股跌停。
從盤面來看,僅ST股逆市大漲,熱點沒有持續性,市場人氣低迷。兩市共成交5372億,較上周五減量334億。北向資金今日凈流入32.06億元,已經連續28個交易日凈流入。Shibor多數下行,隔夜品種下行25.7bp報1.557%,7天期下行7.6bp報2.453%,14天期下行4.4bp報2.908%,1月期上行0.1bp報2.998%。
央行公告稱,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2.65%,與前次相同。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央行此舉實現等額凈投放。Wind數據顯示,本周共有800億元逆回購到期,25日、26日分別有500億元和300億元7天逆期回購到期。
12月23日,上交所滬深300ETF期權、深交所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滬深300股指期權一起上市。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有著全球最大的投資者群體,但中國風險管理體系尚不完整,難以完全滿足實體經濟對投融資和風險管理服務的迫切需求。同時上市三大股指期權對于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
新增ETF期權上市后,有助于使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多樣化,也有望讓更多投資者更精準地進行風險管理。目前來看,機構投資者的持倉與滬深300的重合度更高,風險管理的需求也更大,因此未來投資者參與滬深300ETF期權的風險管理效果更顯著、策略更豐富、使用情景更頻繁,從而也能進一步提升滬深300ETF的流動性。
消息稱,2020年1月1日起,將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為積極擴大進口,激發進口潛力,優化進口結構,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50余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其中,為更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適度增加國內相對緊缺或具有國外特色的日用消費品進口,新增或降低凍豬肉、冷凍鱷梨、非冷凍橙汁等商品進口暫定稅率;為降低用藥成本,促進新藥生產,對用于治療哮喘的生物堿類藥品和生產新型糖尿病治療藥品的原料實施零關稅;
為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零部件進口,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增或降低半導體檢測分選編帶機、高壓渦輪間隙控制閥門、自動變速箱用液力變矩器和鋁閥芯、鈮鐵、多組件集成電路內存、大軸膠片原料、光刻膠用分散液、培養基等商品進口暫定稅率;
為鼓勵國內有需求的資源性產品進口,新增或降低部分木材和紙制品進口暫定稅率。上述調整措施1)有利于降低進口成本,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2)有利于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拓展貿易發展新空間,加快高標準自由貿易區建設;3)有利于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共享發展成果,開創共享共贏的國際貿易新局面。
龍芯中科在12月24日舉行2019產品發布大會。會中發布龍芯新一代處理器架構產品、發布龍芯合作伙伴產品、分享龍芯生態及解決方案等,大會的最大的亮點是發布全新架構處理器產品-龍芯3A4000處理器。
龍芯中科致力于龍芯系列CPU的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是國產自主可控CPU代表企業,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龍芯新一代處理器產品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隨著政策推動和技術進步,龍芯未來的發展將讓產業鏈相關公司受益。
近日,相關部門召開推進先進醫療裝備發展應用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協同,優化發展環境,廣泛調動社會資源,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以更大力度推動醫療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醫療器械的重要出口國,出口規模逐年提升。雖然目前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國產品牌市占率較低,仍存在較大進口替代空間。但隨著全球制造業產能轉移以及國內裝備制造能力的提升,外加政策利好,有望推動國產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進程,推進國產醫療裝備發展。
北上資金連續28個交易日凈流入,周一合計凈流入17.49億元。上周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有26個,輕工制造、綜合、電子、有色金屬4個行業持股數量環比增加6%以上。其中輕工制造行業環比增倉最為明顯,北上資金上周持有其股票6.67億股,環比增加11.43%。增倉行業中,家用電器和建筑材料行業已連續十八周獲北上資金加倉,其中家用電器行業持股數量比十八周前增加27.85%,建筑材料行業持股數量比十四周前增加48.53%。
市場短期拋壓顯現,強勢股回調是殺跌的主要動能。京滬高鐵獲利IPO批文、酒鬼酒的甜蜜素等消息都對近期盤面產生負面影響。市場傳言美國1月中將下降出口管制技術標準到10%,且國家大基金首次集體減持芯片股不超過1%,本周半導體股持續調整,將繼續壓制市場人氣。
三、國務院要求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提升降準預期。
周二受“降準”預期刺激,三大股指集體高開,滬指受權重股表現頹靡的影響早盤窄幅震蕩,午后震蕩走高,收漲0.67%報2982.68點。深證成指漲1.32%報10189.29點,創業板指大漲1.91%報1769.87點,兩市成交4423億元,較上交易日縮量近千億。
行業方面,有色、科技股漲勢強勁。近來各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陸續落地帶動石墨烯概念和鋰電池板塊表現搶眼,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上游的有色鈷、鋰帶動板塊也出現全線爆發。
傳媒、光刻膠、海南、半導體等多個題材齊頭并進。前一日大基金減持帶來的科技股短期非理性波動減弱,兆易創新等科技明星股卷土重來。ST板塊強勢不改,券商股尾盤異動攀升;養殖、地產股逆勢飄綠。
個股方面,寧德時代大漲7%,股價一度突破百元大關,總市值位居創業板首位;重組方案獲董事會通過,一汽夏利復牌連續漲停;百洋股份一字漲停,青島國信金控或成公司控股股東;大額計提商譽減值遭交易所問詢,眾應互聯連續跌停。
資金面上,24日Shibor除14天品種小幅上行外,其余品種全線下行。隔夜品種大幅下行44.3bp報1.1140%,創7月5日以來新低,7天期下行0.3bp報2.45%,14天期上行6.8bp報2.9760%,1個月期下行0.2bp報2.9960%。周二A股融資融券余額為10097.0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0081.56億元增加15.49億元。A股融資融券余額為10097.0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0081.56億元增加15.49億元。
12月24日,天眼查顯示精測電子控股子公司上海精測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已完成股權變更,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大比例投資入股。公司注冊資本由1億元大比例增加到6.5億元。其中大基金在精測半導體中持股15.38%,位列第二大股東,不過需注意的是精測電子9月便已公告。
根據Wind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數據統計,截至12月20日,大基金為北斗星通、通富微電、北方華創、雅克科技、耐威科技、景嘉微、長川科技、國科微、長電科技、萬業企業、太極實業、三安光電、晶方科技、匯頂科技、兆易創新、安集科技等16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
大基金一期規模1387億,撬動社會資金超5000億,地方子基金規模超3000億;二期資本金2041億,預計將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涌入,有望撬動萬億資金。大基金對一期部分企業減持,但后續對二期的投入有望加大,尤其是二期有望投向存儲、設備、設計等方向。
24日上午在成都舉行了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三國同意致力于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RCEP)早日簽署,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我國正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服務業、金融業等領域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相關部門表示,歡迎韓、日企業捷足先登,在健康、養老、育幼以及證券、壽險等領域開展對華合作。
結合近日來我國自2020年1月1日起將對850余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積極擴大進口,激發進口潛力,優化進口結構的新舉措來看,我國正在切實履行職責,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通過深化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通過擴大開放拓展發展空間,不斷啟動蟄伏的發展潛能,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第一線搏擊弄潮,為經濟發展增強底氣、增添動力。
在會議期間,相關部門表示將進一步研究采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降低實際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央行降準預期再度升溫。
24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強化對企業金融支持。落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推動貸款所需涉企信息共享,促進大中小銀行形成服務小微企業合理分工機制,中小銀行提高小微貸款比重。釋放的資金重點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增加制造業中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
另外意見也提出,挖掘內需帶動就業。鼓勵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有力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鼓勵限購城市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隨著各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破除抑制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汽車行業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整體來看,當前經濟反彈跡象增強,流動性整體依然維持寬裕,市場面對的不確定性降低,年底有望再迎基金做賬行情。
四、發改委批復超1200億基建項目,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即將出臺。
周三,上證發改委批復超1200億基建項目托底經濟,2020年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將出臺:周三上證指數微跌0.03%報2981.88點,深證成指漲0.4%報10229.58點,創業板指漲0.82%報1784.39點。
兩市成交超5000億元,較上日同期放量近600億。受大基金二期啟動消息發酵影響,半導體板塊大漲,龍頭兆易創新強勢封板創下新高,帶動南大光電、晶盛機電等10股漲停,北方華創、通富微電、紫光國微均漲超7%。
區塊鏈概念表現不俗,金財互聯、飛天誠信、華揚聯眾、神州信息先后封板。資金面上,央行公告稱,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12月25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周三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實現凈回籠500億元。不過從12月18日以來,央行持續投放流動性接近7000億元,資金面較為寬松,Shibor多數走低,隔夜品種下行17.1bp報0.943%,跌破1%,創7月4日以來新低;7天期上行9.9bp報2.549%,14天期下行0.1bp報2.975%,1月期上行0.25bp報2.9985%,2020年春節提前,今年跨年的資金面預期更為樂觀。
今年1-11月,中央企業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凈利潤同比增長9%,同期投資總額增速達到9.4%,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中國船舶、國家管網、中國安能等企業掛牌組建,中央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國有資本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
2020年國資委將重點推進裝備制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以及煤電資源區域整合,繼續抓好煤炭等去產能工作。明年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將出臺實施,相關領域民營企業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其次,在減稅降費的部分,1-10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9688.94 億元,其中減稅16473.26億元,降低社會保險費3215.68億元。據財稅部門測算,減稅降費拉動當年GDP增長0.8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個百分點。
當前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的發展態勢,減稅降費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相關部門周三也建議要適時簡并稅率,研究進一步擴大抵扣范圍,盡快改革完善印花稅制度設計等。
此外,在穩就業政策方面,12月25日相關文件發布,提出以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牽引區域流動。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以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減少結構性失業等。以上穩增長舉措有助于帶動經濟觸底反彈。
行業方面,截至12月16日三大運營商共建設5G基站16634個,開通5G基站14577個;其中,聯通與電信共享基站超過7000個。預計到2020年底,北京將開通5G基站約40000個。5G基站建設正在穩步推進,通訊、半導體等板塊有望打開成長空間。
另外,在基建的部分,12月25日發改委批復同意新建沈陽至白河高速鐵路,項目總投資為722.91億元,同意新建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和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項目總投資約546.3億元,同意新建江西瑞金民用機場項目,總投資16.6億元,總投資超1200億元。
近期逆周期政策頻出,市場對基建托底經濟預期強烈。短期看,2020 Q1在財政發力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增速向上彈性較大。
整體來看,當前市場外圍環境轉向友好,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處于較低水位,外資流入的長期趨勢有望延續,外加社保、險資、地產資金等長線資金的加速入場,A股流動性有望持續改善。長期看中國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的趨勢未變,新經濟仍是結構性機會的重點。近期操作上建議逢低布局受益于5G商用化不斷推進的科技成長股以及基建托底之下經濟觸底反彈利好的低估值周期股。
五、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簡并增值稅、印花稅稅率,市場關注央行近期降準動作。
周四(12月26日),滬深兩市平開,日內窄幅震蕩。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漲0.85%報3007.35點,深證成指漲0.72%報10303.72點,創業板指漲0.52%報1793.64點,萬得全A漲0.82%。兩市成交5036億元。市場在外資暫停交易的三日內表現出色,深成指、創業板指均是三連中陽。
行業方面,大金融板塊尾盤發力,券商股再度扮演中堅力量,南京證券強勢封板,中信建投大漲9%;多元金融板塊同步上攻。兩市融資余額小增,續創年內新高。
央行公告稱,臨近年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12月26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Wind數據顯示,當日有300億元逆回購到期。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報6.9984,較上一交易日跌161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266個基點,報6.9801,創8月6日以來最高,且調升幅度創11月6日以來最大。周四美國三大股指再創收盤新高。道指漲逾100點,納指首次站上9000點。
銀保監會、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消息表示,鼓勵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開展外貿金融服務,提供支付結算、融資融信、財務規劃、風險管理、關稅保證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外貿金融產品服務和外貿金融整體解決方案。
此外,央行、銀保監、證監會等也齊齊出手,發布了相關文件,規范金融營銷宣傳行為。整體上,目前規范市場制度,引流中長期資金趨勢已經確立。預期2020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不難預測,國家將進一步研究采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降低實際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
商務部表示下調進口關稅是中國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具體舉措,將有利于擴大相關高質量產品進口,擴大進口是促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之一;下一步將從三方面擴大進口,具體包括培育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放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平臺促進效應。
財政部表示堅決落實細化減稅降費政策,深入分析減稅降費政策的減收影響,有條件的地方依法依規有序組織國有金融機構和國有企業上繳利潤,加大國有資源資產盤活力度。
對外開放以及減稅降費政策持續推進,尤其在減稅降費部分,簡并增值稅、印花稅稅率可能性增大,市場對于下調印花稅預期提升。
深交所上市公司監管委員會表示,將從三個方面穩妥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規則體系建設,引導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進一步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積極研究適宜的規則制度,營造良好的環境,推動更多A股上市公司實現專門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
從2020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2020年,交通運輸將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路投資1.8萬億元,民航投資900億元。在北向資金停止流入A股期間,A股依然走出了估值修復的行情,周期,金融和低估值的有色板塊得到估值修復。預計2020年證券法修訂后中國的市場環境將提升對投資者的保護,優質個股的估值將進一步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