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午報 | 鋰電板塊逆勢“起舞”!比亞迪市值一度突破9000億,醫藥巨頭組團重挫
敲黑板
劃重點:
鋰電池板塊早盤繼續走高 比亞迪市值一度突破9000億;
醫藥股巨頭組團重挫,康希諾大跌12%,復星醫藥封跌停板,藥明康德重挫9%
官媒點名配方奶營銷,乳制品板塊走低,中國飛鶴跌逾9%;
豬肉板塊異動拉升,天邦股份漲近3%;
早盤A股三大股指走弱,市場短線情緒回落。
截止午間收盤,滬指跌0.48%,深成指跌0.47%,創業板指下跌1.16%,兩市半日成交額近8000億。
盤面上,醫藥股全線大跌,其中康希諾大跌12%,復星醫藥封跌停板,有色、鋼鐵、煤炭等資源股逆勢走高,而鋰電、稀土永磁、鹽湖提鋰、有色金屬等板塊漲幅居前。
總體來看,個股呈現普跌格局,兩市上漲1441家,下跌2840家,142家漲幅持平,共44股漲停,共5股跌停。
從資金動向來看,主力資金凈流入工業金屬、黃金、其他采掘等行業;凈流出生物制品、航空裝備、飲料制造、醫療器械等行業。
海通證券分析稱,可以逢低布局科技成長類公司,中信證券表示,美國電動化有望超預期,產業鏈中上游的中國優質供應商有望繼續受益。
熱門板塊
1、鋰電池板塊繼續走高 比亞迪市值一度超9000億
鋰電池板塊繼續走高,合縱科技、科達利等紛紛走高,比亞迪一度漲超5%,總市值一度超9000億,超過五糧液和中國銀行,位居A股市值第八位。
點評:新能源傳多重利好,拜登表示在2030年銷售的所有新車中,一半將是新能源車,媒體也報道比亞迪將于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應「刀片電池」。
2、乳制品板塊走低 官媒點名配方奶營銷
港股市場中國飛鶴一度大跌9%,雅士利國際低開6.56%,蒙牛跌4%;A股市場西部牧業低開4.41%,妙可藍多、新乳業等跌超2%。
點評:據新華社,在中國營養學會5日召開的2021年世界母乳喂養周主題研討會上,多名專家表示,配方奶粉營銷是影響孕產婦選擇母乳喂養的一大原因,需要加強對母乳代用品營銷行為的規范。
3、醫藥股全線大跌
醫藥股全線大跌,其中康希諾大跌12%,復星醫藥封跌停板,藥明康德重挫9%。
點評:消息面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疫情總體形勢可控,在兩到三個潛伏期內能夠基本得到控制。
4、豬肉板塊異動拉升
點評:六部門發文表示,加強豬肉儲備調節,保有一定數量的政府豬肉常規儲備。
券商觀點
中信證券認為,2030年零排放汽車占比50%,美國電動化有望超預期;海通證券表示,可以逢低布局科技成長類公司。
1、中信證券:2030年零排放汽車占比50%,美國電動化有望超預期
中信證券指出,美國拜登政府3月發布《基礎設施計劃》提議投資1740億美元支持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5月發表演講力推汽車電動化,認為電動汽車是“汽車工業的未來”,5日設定了美國到2030年零排放汽車(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銷量達50%比例的目標,超出市場預期。中國電動化供應鏈具備全球競爭力,深度配套海外客戶,且部分企業已經或者正在籌備于美國建廠,產業鏈中上游的中國優質供應商有望繼續受益,尤其是特斯拉供應鏈、寧德時代供應鏈等。
2、海通證券:可以逢低布局科技成長類公司
海通證券認為,操作上,市場在連續幾天的上攻后出現乏力的情況,表明滬指從3490一帶開始有較大的壓力,不排除短期指數會縮量回落再次筑底的可能。此時的操作,切勿盲目,緊盯高景氣成長賽道的同時,也要兼顧低估的防守板塊,結構化行情和資金的蹺蹺板效應仍將延續。中期來看仍看好市場震蕩上揚的趨勢,建議投資者可以逢低布局科技成長類公司,對于低估的防御板塊如農業、券商、軍工等可以均衡配置。
3、中信建投:可關注超跌大金融、大藍籌反彈機會
中信建投指出,指數上,建議在8月可對諸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大中盤指數的風格進行加倉,與之對應行業來說,可關注前期超跌的一些大金融、大藍籌風格品種8月的反彈機會,而創業板風格性價比逐步走低,8月若繼續沖高或存在不小回撤波動;
此外從行業本身邏輯上說,基于在當前這樣疫情反復疊加經濟增速本身也正收斂的壓力下,政策維穩經濟的意圖較強的背景,8月可新關注一些穩經濟邏輯的品種,如土木工程、建筑裝飾、公用事業、碳中和等行業,以石油化工為首的周期品種也仍然建議關注,其下游紡織服裝也在推薦范圍內,食品飲料、醫療醫藥、農林牧漁等預計存在反彈機會,科技創新行業中建議關注如軟件、通信等細分而減倉新能源汽車相關已經充分上漲的行業品種。
4、中金公司:鈉電池對鋰需求影響有限 不改鋰供需走向緊缺行業趨勢
中金公司指出,短期看,鈉電池對鋰需求影響有限,不改鋰供需走向緊缺行業趨勢。綜合考慮各應用場景,預計2025年鈉電池對鋰需求影響不超過3.7萬噸LCE,占2025年總需求僅2.6%,對整體鋰需求影響有限。
長期看,鈉電池產業化不改鋰需求剛性。鋰作為最輕且電位最負的金屬,在電池領域應用具有先天優勢,而鈉的化學性質決定其用于電池領域僅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目前來看,鈉電池在能量密度以及循環次數上存在一定瓶頸,而二者的共同提升對鈉電池技術提出了更大挑戰,這將限制鈉電池在主流動力領域及儲能領域的應用空間,長期看鈉電池將更傾向于作為鋰電池的差異化補充,難以撼動鋰長期需求增長,也難改鋰在電池領域的需求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