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恒瑞醫藥2019年報分析:抗腫瘤藥龍頭,賺53億,價值幾何(1)?

          前言:解讀或分析一份年報,不僅僅是閱讀一份年報,還要多年份、多同行/競爭對手年報比較,整理資料,這是建立能力圈的基礎工作。梳理過程中,用企業案例(年報內容)詮釋理論,用分析框架(投資四問)指導實踐,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邊讀邊用。多分析一份年報,就是多積累一分勝算。

          醫藥衛生行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根據IQVIA數據統計,2019年全球藥品支出接近1.3萬億美元,中國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球藥品支出將超1.5萬億美元。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利潤總額3100 億元,同比增長5.9%。

          醫藥衛生行業又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產業,需要面對許多風險,比如研發/創新風險(大投入、長周期、高風險)、藥品安全/質量控制風險、行業政策調整風險(如藥品管理政策、一致性評價政策、藥品采購政策、醫療保險政策)、市場競爭風險(產品降價、優勝劣汰)等等。

          醫藥衛生,在我的行業分類股票池里,包括:醫藥制造、醫療行業、農藥獸藥3個東財行業。東財醫藥制造和醫療行業企業多有業務交叉,細分市場更讓人眼花繚亂,只能歸類分組,拆解細分。這里只研究分析醫藥制造行業,并拆解成四組,分別為:中藥(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配方顆粒、提取物、中藥保健品)及非處方藥、生物藥、化學制劑藥(仿制藥、創新藥)、化學原料藥(包含維生素、抗生素)。在這里,我把恒瑞醫藥歸類于化學制劑藥分組,此外,恒瑞醫藥正在從仿制藥企業轉型到創新藥企業。下面簡單了解一下這四個分組的情況:

          中藥(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配方顆粒、提取物、中藥保健品)及非處方藥領域,2019年凈利潤排名前列的有:云南白藥(000538)41.8億(2019年吸收合并白藥控股,整體上市)、白云山(600332)31.9億、華潤醫藥(03320.HK)29.44億、華潤三九(000999)21.1億(扣非12.0億)、步長制藥(603858)19.5億、濟川藥業(600566)16.2億、中國中藥(00570.HK)15.88億、片仔癀(600436)13.7億、天士力(600535)10.0億等等。

          當前,以仿制藥為主的化學藥品制劑仍占據我國藥品市場容量的主導地位,但許多藥企在加大研發投入,由仿制轉型為創新,特別是在生物醫藥領域。中醫藥如何應對、如何發展、如何做出自己的貢獻呢?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及時向社會發布;聚焦癌癥、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癡呆和抗生素耐藥問題等,開展中西醫協同攻關,到2022年形成并推廣50個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根據IQVIA的資料,2019年中國前四大藥品市場分別為:消化與代謝相關藥品、腫瘤科相關藥品、心血管系統相關藥品、中樞神經系統相關藥品。我們不妨分別簡單對比看看各類型藥企2019年營收:

          消化與代謝用藥領域,對比華東醫藥(000963)醫藥制造業營收108.65億(醫藥工業核心為全資子公司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慢性腎病類、移植免疫類、內分泌類、消化系統類、超級抗生素類、抗腫瘤類、心腦血管類等領域,為國內重要的糖尿病和器官移植藥物研發和生產企業)、復星醫藥(600196)代謝及消化系統疾病治療領域核心產品營收38億、奧賽康(002755)消化類營收33.66億、甘李藥業(603087)胰島素制劑營收27.53億、通化東寶(600867)重組人胰島素原料藥及注射劑產品營收22.14億(專注于糖尿病領域產品的開發)、羅欣藥業(002793)消化系統類營收18.86億,中藥企業江中藥業(600750)非處方藥類營收18.61億(非處方藥類打造胃腸用藥專家與領導者)、濟川藥業(600566)消化類營收16億。此外,中成藥糖尿病用藥(降糖中藥)似乎也有不少藥品,如:木丹顆粒、消渴丸、參芪降糖顆粒、津力達顆粒(以嶺藥業)等等。

          抗腫瘤用藥領域,對比恒瑞醫藥(600276)抗腫瘤用藥營收106億、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抗腫瘤用藥營收54億、翰森制藥(03692.HK)抗腫瘤藥物收入約35億、綠葉制藥(02186.HK)腫瘤科產品收入約28億,似乎尚未有具影響力的聚焦抗腫瘤用藥的中藥企業。不過也有一些中藥抗腫瘤用藥,比如:益佰制藥(600594)中藥腫瘤用藥擁有艾迪、康賽迪和艾愈3個產品,振東制藥(300158)中藥抗腫瘤藥擁有巖舒牌復方苦參注射液,以嶺藥業(002603)中藥腫瘤用藥擁有養正消積膠囊。

          心腦血管用藥領域,對比信立泰(002294)醫藥制造營收44億(以心血管領域為核心),中藥企業步長制藥(603858)心腦血管用藥營收114億(主要產品涉及心腦血管疾病中成藥領域)、天士力(600535)心腦血管用藥營收42.58億(構建了以心腦血管用藥為主的現代中藥大藥體系)、中恒集團(600252)心腦血管領域營收32億、以嶺藥業(002603)心腦血管類營收31億、同仁堂(600085)心腦血管類營收30億、昆藥集團(600422)心腦血管治療領域營收28.79億。中藥企業在心腦血管用藥領域,優勢較大。

          中樞神經用藥領域,恒瑞醫藥(600276)手術麻醉用藥營收55億、人福醫藥(600079)麻醉藥品營收36億、恩華藥業(002262)醫藥工業營收28.61億(專注于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研發和生產,其中麻醉類營收14億、精神類營收11億、神經類1.59億)、復星醫藥(600196)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領域核心產品營收22億、翰森制藥(03692.HK)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收入約22億。中藥企業似乎缺席此領域。

          此外,肝病用藥領域,對比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肝病用藥營收57億,中藥企業片仔癀(600436)肝病用藥營收22億。

          云南白藥(000538)2019年報(p31)中提到:“人們的健康觀念在不斷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轉變,從重治療向重預防轉變,從對抗性治療向整體式治療轉變,從重視對病灶的改善向重視生態環境的改善轉變,從強調醫生的作用向強調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轉變,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向生物、心理、 社會模式轉變。這樣的轉變與中醫藥的綠色健康理念不謀而合,中醫藥關注生命個體整體性的理念,辨證施治、綜合施治的診療模式,以及利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在與健康產業融合的同時將催生萬億級的市場。加之,5G時代將加速中醫藥的數字化轉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科技的采用將廣泛運用于道地藥材的種植、加工,中藥有效成分的分析與控制,方劑的研發與創新,將助力中醫藥形成嚴格的、標準化、精細化的質量管理體系。新的信息化技術還將有助于中醫藥建立治未病、慢性病檢測、治療、康養的系統解決方案,為消費者的個性化健康需求提供精準服務,實現專業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顧管理系統。”

          片仔癀(600436)2019年報(p13-14)也提到:“未來的醫學模式將由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由生物醫學向‘生物-心理-社會’相結合的新醫學模式轉變,這與中醫藥的綠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觀念一脈相承。……2019 年,全球首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成立、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傳統的中醫藥正逐步得到國際認可,中西醫融合加速,中醫藥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正逐步提高,中醫藥走向國際化依舊可期。”

          生物藥領域,2019年凈利潤排名前列的有:智飛生物(300122)23.7億、長春高新(000661)17.8億、華蘭生物(002007)12.8億、甘李藥業(603087)11.7億、藥明生物(02269)10.14億、三生制藥(01530.HK)9.74億、通化東寶(600867)8.11億、天壇生物(600161)6.11億、上海萊士(002252)6.08億、華熙生物(688363)5.86億、康泰生物(300601)5.75億等等。

          一般認為,生物藥領域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全球生物藥市場已超2000億美元,而且將保持高速增長。A股市場上,生物藥領域常見的有疫苗、血液制品、胰島素、重組人生長激素等。在鼓勵創新的背景下,不少藥企開始投身于生物醫藥領域,特別是用于癌癥的治療,只是利潤或營收還未能體現出來。

          化學制劑藥領域,2019年凈利潤排名前列的有:恒瑞醫藥(600276)53.3億、上海醫藥(601607)40.8億、石藥集團(01093.HK)37.14億、復星醫藥(600196)33.2億、華東醫藥(000963)28.1億、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27.07億、翰森制藥(03692.HK)25.57億、康哲藥業(00867.HK)19.61億、綠葉制藥(02186.HK)14.69億、麗珠集團(000513)14.0億、華潤雙鶴(600062)10.6億、人福醫藥(600079)8.43億、奧賽康(002755)7.81億、康弘藥業(002773)7.18億、信立泰(002294)7.15億、恩華藥業(002262)6.63億、現代制藥(600420)6.56億、聯邦制藥(03933.HK)6.42億、華海藥業(600521)5.70億、京新藥業(002020)5.20億等等。

          我國藥品市場以化學藥制劑占主導地位,其中,仿制藥銷售收入占國內藥品收入的絕大部分。不過,隨著醫改步伐的加速,醫藥制造行業也在快速轉型升級。以華海藥業為代表的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廠商,利用其原料藥優勢(特別是心血管藥物領域,是全球最大的普利類、沙坦類藥物供應商),將產業鏈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制劑領域延伸,形成了中間體、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以恒瑞醫藥為代表的仿制藥企,正在加大研發投入,由仿制藥企轉型為創新藥企,特別是在生物醫藥領域——恒瑞醫藥以打造“中國人的跨國專利制藥企業”為目標。

          化學原料藥(含維生素、抗生素)領域,2019年凈利潤排名前列的有:新和成(002001)21.7億、海普瑞(002399)10.6億、科倫藥業(002422)9.38億、億帆醫藥(002019)9.03億、海翔藥業(002099)7.71億、健友股份(603707)6.05億、天宇股份(300702)5.86億、普洛藥業(000739)5.53億、仙琚制藥(002332)4.10億等等。

          中國是全球重要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新和成更是成為世界四大維生素生產企業之一。科倫藥業作為輸液行業龍頭,又建立起抗生素全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優勢。不過,直指輸液和抗生素濫用的“限抗令”,不光對科倫藥業,對整個行業的影響猶在。憑借著原料藥優勢,一些靠著原料藥起家的企業,將產業鏈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制劑領域延伸,比如華海藥業、科倫藥業。

          這些醫藥制造企業,誰更值得投資呢?什么估值水平具有安全邊際呢?是否還有更好的投資標的和投資工具(可轉債、指數基金)呢?

          毛主席說:“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毫無疑問,做投資也需要做調查,也就是研究分析。對證券投資者來說,不閱讀年報,就沒有發言權。不會閱讀年報,同樣沒有發言權。換言之,做投資需要投資方法論。延伸閱讀:《我的投資方法論》

          我的投資方法論是四問分析法,也就是一邊閱讀年報,一邊問四個問題:(1)這是一門怎樣的生意(企業的本質、宗旨和使命)?(2)這門生意是否值得投資(行業分析)?(3)如何分析這門生意(財報分析、競爭戰略分析)?(4)如何給這門生意估值(安全邊際、底線思維)?如下圖所示:

          四問分析法


          下面,我們以恒瑞醫藥(600276)為切入點,希望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在A股中尋找醫藥制造行業的投資機會。

          投資第一問,這是一門怎樣的生意(企業的本質、宗旨和使命)?

          延伸閱讀:投資第一問:這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投資第一問,我們首先把證券看成是企業的一部分所有權或債權,從企業的本質(為社會解決問題)出發,了解企業的宗旨和使命(滿足顧客的需要,為顧客創造價值),回答德魯克的經典三問:我們的業務[事業]是什么?我們的業務[事業]將來會是什么?我們的業務[事業]應該是什么?我們還可以從華與華方法講的三個層面——拳頭產品、權威專家、夢想化身,去衡量企業的投資價值。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翻開年報,閱讀。以恒瑞醫藥(600276)為例,具體步驟:

          第一步,到巨潮資訊網下載一份年報。第二步,打開年報,翻到“公司業務概要”、“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閱讀。

          恒瑞醫藥(600276)2019年年度報告(p7),公司業務概要:(一)主要業務:公司主營業務涉及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涵蓋抗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特殊輸液、造影劑、心血管藥等眾多領域。……(二)經營模式……(三)行業情況……(四)公司行業地位:恒瑞醫藥是國內知名的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和造影劑的研究和生產基地之一。公司產品涵蓋了抗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特色輸液、造影劑、心血管藥等眾多領域,已形成比較完善的產品布局,其中抗腫瘤、手術麻醉、造影劑等領域市場份額在行業內名列前茅。報告期內,公司作為國內醫藥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代表企業,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并在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年度峰會中榮獲“2019 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工業企業綜合實力百強”、“2019 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創新型優秀企業品牌”等眾多榮譽。

          來源:恒瑞醫藥(600276)2019年年度報告(p12)。

          據恒瑞醫藥官網披露:2019年,恒瑞醫藥入選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位列第47位。中國企業只有兩家上榜,另一家是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位列第42位。

          可以看到,恒瑞醫藥主要有三種產品:抗腫瘤、麻醉、造影劑。其中,抗腫瘤營收約106億,手術麻醉營收約55億,造影劑營收約32億。

          對比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2019年其肝病用藥銷售額約57億,占營收23.7%;抗腫瘤用藥銷售額約54億,占營收22.4%;心腦血管用藥銷售額約31億,占營收12.9%。

          對比翰森制藥(03692.HK),2019年抗腫瘤藥物收入約35億,占總收入約40.6%;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收入約22億,占總收入約25.0%;抗感染藥物收入18億,占總收入約21.1%。

          對比綠葉制藥(02186.HK),2019年腫瘤科產品收入約28億,消化與代謝產品收入約10億,心血管系統產品收入約10億,中樞神經系統藥物收入約13億。

          企業的本質是為社會解決問題,企業的宗旨和使命是滿足顧客的需要,為顧客創造價值。

          恒瑞醫藥致力于解決什么問題呢?

          根據IQVIA的資料,2019年中國前四大藥品市場分別為:消化與代謝相關藥品、腫瘤科相關藥品、心血管系統相關藥品、中樞神經系統相關藥品。從恒瑞醫藥生產的主要產品(抗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造影劑)來看,主要是為了解決抗腫瘤用藥需求的問題。在國內談癌色變的今天,極具現實意義。

          如何解決呢?

          年報(p25)“公司發展戰略”中說:公司始終以打造“中國人的跨國專利制藥企業”為目標,秉承“科研為本,創造健康生活”的理念,緊緊圍繞“科技創新”和“國際化”兩大戰略,緊跟全球醫藥前沿科技,高起點、大投入,致力于服務全球患者。(1)深入實施“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公司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 10%,為創新奠定強大的物質基礎;要不斷匯聚培育高端人才,加強人才梯隊建設,重點做好人才培訓,通過“學幫帶”,打造多元化、高素質、開拓創新、朝氣蓬勃的團隊。……同時,重點圍繞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心腦血管、造影劑以及生物醫藥等領域,緊密接軌國際先進水平,實現創新發展的良性循環,推動創新成果的全球化銷售。(2)大力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

          簡而言之,一是科技創新,二是國際化。這也符合產業升級和公司發展的邏輯。

          華杉與華楠的《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2016版)一書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的核心業務,是為社會解決問題的方案,華與華方法把它分解為三個層面:(1)拳頭產品:最能給大家解決問題的幾個產品。(2)權威專家(首席知識官):企業要成為社會某一方面的首席知識官,為社會承擔知識儲存和知識探索的責任和使命。人們常說的顧客的黏性,產品體驗是一個黏性,知識依賴是更廣泛更深刻的黏性。(3)夢想化身:每一個品牌、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夢工廠,一流的企業都代表了人類在某一方面追求的夢想,承載了人類夢想的企業就是全球首席企業。拳頭產品、權威專家、夢想化身,會帶來什么?帶來營銷成本的極大降低,當社會養成對你的習慣性咨詢依賴,當你成為人類未來夢想的化身,你的一舉一動都萬眾矚目,你自己就是最大的媒體。”

          恒瑞醫藥的拳頭產品是什么呢?無疑是抗腫瘤用藥。恒瑞醫藥作為哪方面的權威專家呢?無疑是抗腫瘤領域的權威專家。恒瑞醫藥代表人類哪方面追求的夢想呢?身體健康、美好生活是人類共同的夢想,而戰勝癌癥是當前許多人迫切追求的夢想。

          企業的宗旨和使命是滿足顧客的需要,為顧客創造價值。要界定一家企業的宗旨和使命,就需要回答德魯克在《管理》(使命篇)一書提出的經典三問:(1)我們的業務是什么?是由顧客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所滿足的需要來界定的。要問誰是顧客?顧客在哪里?顧客購買什么?給顧客帶來的價值是什么?(2)我們的業務將來會是什么?挖掘尚未滿足的顧客需要。(3)我們的業務應該是什么?需要有計劃地淘汰那些不再適合于企業宗旨與使命,不再能夠為顧客帶來滿足并做出卓越貢獻的“舊事物”。

          一家成功的企業靠什么驅動呢?驅動一家企業不斷成長的底層邏輯是什么呢?我想應該是一家企業的宗旨和使命。恒瑞醫藥的發展戰略是:公司始終以打造“中國人的跨國專利制藥企業”為目標,秉承“科研為本,創造健康生活”的理念,緊緊圍繞“科技創新”和“國際化”兩大戰略,緊跟全球醫藥前沿科技,高起點、大投入,致力于服務全球患者。

          企業的宗旨和使命,決定了恒瑞醫藥的業務。而恒瑞醫藥提供的產品,取決于顧客的需要,取決于是否能夠為顧客創造價值。誰不向往健康生活呢?問題是,如何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產品和服務呢?恒瑞醫藥的答案是(p10-11、26-27):2020 年公司將立足于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一如既往地堅持“科技創新”和“國際化”兩大戰略,增強危機意識,謀求創新發展,提高管理效率,推動合規轉型,全面布局中國恒瑞,努力打造世界恒瑞。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銷售方面……(2)研發方面,公司將制定好研發策略,做好差異化創新,以創新藥研發和改良型新藥研發為重心,快速推進重點項目;以是否具備新的臨床價值為方向,以臨床數據、臨床療效的推廣為重點,加速推動創新研發。……(3)國際化方面……(4)生產與質量方面,公司將繼續貫徹“合規、高效、智能、綠色”的方針。(5)在人才建設方面,公司將進一步加強人才的吸引、發展和保留。

          由投資第一問的研究分析來看,恒瑞醫藥是一家有價值的企業。當然,也會人疑問,特別是年報(p27)中提到的“可能面對的風險”:1、創新的風險。醫藥行業創新具有大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的特點,產品從研發到上市需要耗費 10 年以上時間,這期間任何決策的偏差、技術上的失誤都將影響創新成果。而近年來新藥審評和監管的政策與措施不斷出臺,以及國家對于新藥開發中各階段的審評標準也不斷提高。2、藥品采購政策和市場風險。醫藥行業監管日趨嚴格,發展變化快且復雜。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新醫保目錄調整、公立醫院改革、兩票制、分級診療推進等都將對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等環節產生重大影響。同時隨著醫保控費和支付方式改革的落實,醫保支付價將成為藥品價格體系重構的風向標,加之仿制藥帶量采購全國推廣等等,將促使部分藥品面臨價格進一步下調的風險。3、質量控制風險。新版 GMP、新版《國家藥典》、注冊審評新規、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辦法等一系列新標準、新制度、新規定的出臺和實施,對藥品自研發到上市的各個環節都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對全流程的質量把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看不懂怎么辦?不確定怎么辦?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的《巴菲特之道》(第3版)一書,提煉出巴菲特投資方法(購買企業)12準則。這12個準則分為4大類:企業準則、管理準則、財務準則和市場準則。對于企業準則,主要關注三個方面:企業應該簡單易懂;企業應該有持續穩定的運營歷史;企業應該有良好的長期遠景

          關于企業準則,恒瑞醫藥目前還是符合這三方面要求的。如果覺得無法理解、無法看懂怎么辦?很簡單,不投資。

          巴菲特建議,只投資自己能夠理解的企業,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投資。巴菲特說:“我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們專注于發現并跨越1英尺的跨欄,而不是我們擁有跨越7英尺欄的能力。”

          其實,要真正看懂一門生意,或是看懂一家企業,并不容易。如何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呢?只有終身學習,邊讀邊用。接下來研究投資第二問,也就是做行業分析。


          2020.6.12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